序號 | 項目名稱 | 類別 | 負責人 | 開始時間 | 結束時間 | 合同經費(萬元)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病毒及菌害調控的候選藥物與分子靶標 | 科技部“973”計劃子課題 | 吳文君 | 2010 | 2014 | 100 |
2 | 蘋果樹腐爛病綜合防治技術研究與示范 | 陜西省科技統(tǒng)籌創(chuàng)新工程計劃課題 | 黃麗麗 | 2011 | 2013 | 630 |
3 | 作物卵菌病害 |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 | 單衛(wèi)星 | 2012 | 2015 | 200 |
4 | 中國小麥條銹菌毒性變異與小麥抗條銹遺傳研究 | 國際科技合作專項,國家科技部 | 康振生 | 2012 | 2013 | 200 |
5 | 中國小麥條銹菌毒性變異與小麥抗條銹遺傳研究 | 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專項 | 康振生 | 2012 | 2013 | 200 |
6 | 糧食作物“基因對基因”病害的品種選育與布局理論 | 科技部“973”計劃課題 | 康振生 | 2012 | 2016 | 298 |
7 | 蘋果樹腐爛病綜合防治技術研究與示范 | 公益性行業(yè)(農業(yè))科研專項 | 黃麗麗 | 2012 | 2016 | 244 |
8 | 蘋果樹腐爛病綜合防治技術研究與示范 | 陜西省科技統(tǒng)籌創(chuàng)新工程計劃 | 黃麗麗 | 2012 | 2014 | 320 |
9 | 小麥重要病原真菌毒性變異的生物學基礎 | 科技部“973”計劃項目 | 黃麗麗 | 2013 | 2017 | 1471 |
10 | 溫度脅迫對條銹菌侵染及病害流行特性的影響 | 科技部“973”計劃子課題 | 胡小平 | 2013 | 2017 | 180 |
11 | 小麥重要病原真菌毒性變異的生物學基礎 | 科技部“973”計劃子課題 | 郭軍 | 2013 | 2017 | 100 |
12 | 天敵昆蟲控制害蟲機制及可持續(xù)利用研究 | 科技部“973”計劃子課題 | 劉同先 | 2013 | 2018 | 100 |
13 | 天敵昆蟲寄生和捕食的行為與適應機制 | 科技部“973”計劃子課題 | 田宏剛 | 2013 | 2017 | 100 |
14 | 粉虱“Banker Plant”新技術體系研究 | 科技部“973”計劃子課題 | 張世澤 | 2013 | 2017 | 100 |
15 | 園藝作物重要煙粉虱類害蟲綜合防治技術研究與示范 | 公益性行業(yè)(農業(yè))科研專項子課題 | 劉同先 | 2013 | 2018 | 179 |
16 | 額爾齊斯河流域蚊蚋高效安全防控技術集成與示范 | 科技部科技惠民計劃 | 胡祖慶 | 2014 | 2016 | 213 |
17 | 新疆野果林蘋果小吉丁蟲綜合治理研究與應用 | 公益性行業(yè)(農業(yè))科研專項 | 劉同先 | 2014 | 2019 | 316 |
18 | 粘蟲監(jiān)測與綜合防治 技術研究與示范 |
公益性行業(yè)(農業(yè))科研專項子課題 | 仵均祥 | 2014 | 2018 | 147 |
19 | 農作物重要病原菌抗藥性監(jiān)測及治理技術研究與示范 | 公益性行業(yè)(農業(yè))科研專項子課題 | 詹剛明 | 2014 | 2017 | 144 |
20 | 小麥條銹菌效應子鑒定及其調控機理 | 國家基金-重點項目 | 康振生 | 2015 | 2019 | 329 |
21 | 葉蟬科(昆蟲綱:半翅目)系統(tǒng)發(fā)育及分類訂正研究 | 國家基金-國際(地區(qū))合作與交流項目 | 張雅林 | 2015 | 2019 | 288 |
22 | 植物源農藥創(chuàng)制與應用技術及成示范推廣 | 科技部“863”項目 | 張興 | 2015 | 2018 | 248 |
23 | 國家支撐計劃:抗蟲性鑒定 | 國家科技部 | 趙惠燕 | 2015 | 2022 | 720 |
24 | 基于病菌效應蛋白識別的晚疫病抗性基因鑒定和評價 | 國家基金-國際(地區(qū))合作與交流項目 | 單衛(wèi)星 | 2016 | 2020 | 241 |
25 | 陜西蘋果農藥減施增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 | 國家重點研發(fā)計劃課題 | 梁曉飛 | 2016 | 2020 | 170 |
26 | 蘋果主要病害高效化學防控技術研發(fā)與集成 | 國家重點研發(fā)計劃課題 | 馮浩 | 2016 | 2020 | 130 |
27 | 抗病毒轉基因小麥新材料,、新技術研發(fā) | 科技部轉基因重大專項 | 吳云鋒 | 2016 | 2020 | 186 |
28 | 大宗蔬菜產業(yè)體系-生物防治與綜合防控崗位科學家 | 農業(yè)農村部現(xiàn)代產業(yè)體系 | 劉同先 | 2016 | 2020 | 350 |
29 | 小麥產業(yè)體系-小麥銹病防控崗位科學家 | 農業(yè)農村部現(xiàn)代產業(yè)體系 | 王曉杰 | 2016 | 2020 | 350 |
30 | 蘋果產業(yè)體系-果實病害防控崗位科學家 | 農業(yè)農村部現(xiàn)代產業(yè)體系 | 孫廣宇 | 2016 | 2020 | 350 |
31 | 馬鈴薯現(xiàn)代農業(yè)產業(yè)技術體系-北方晚疫病防控崗位 | 農業(yè)農村部現(xiàn)代產業(yè)體系 | 單衛(wèi)星 | 2016 | 2020 | 350 |
32 | 植物真菌病害 | 優(yōu)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| 劉慧泉 | 2017 | 2019 | 130 |
33 | 作物銹病防控新途徑研究 | 國家基金-國際(地區(qū))合作與交流項目 | 康振生 | 2017 | 2021 | 251 |
34 | 國家級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 | 中組部人才項目 | 王曉杰 | 2017 | 2020 | 240 |
35 | 微生物和植物源殺蟲活性代謝產物篩選及其表達調控網絡改造 | 國家重點研發(fā)計劃課題 | 王永紅 | 2018 | 2020 | 550 |
36 | 黃土高原旱地小麥化肥農藥減施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 | 國家重點研發(fā)計劃課題 | 王保通 | 2018 | 2020 | 575 |
37 | 北方小麥農藥精準減施共性技術研究 | 國家重點研發(fā)計劃課題 | 胡小平 | 2018 | 2020 | 453 |
38 | 西北梨樹肥藥減施增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 | 國家重點研發(fā)計劃課題 | 黃麗麗 | 2018 | 2020 | 389 |
39 | 植物病理學創(chuàng)新引智基地 | 科技部“111”項目 | 康振生 | 2018 | 2022 | 500 |
40 | 作物抗病育種與遺傳改良創(chuàng)新引智基地 | 科技部“111”項目 | 單衛(wèi)星 | 2018 | 2022 | 500 |
41 | 國家級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 | 中組部人才項目 | 劉慧泉 | 2018 | 2021 | 200 |
42 | 重要農藝性狀遺傳信息庫構建 | 國家重點研發(fā)計劃課題 | 劉慧泉 | 2019 | 2022 | 370 |
43 | 氣傳病害成因,、流行規(guī)律與治理方案研究 | 國家重點研發(fā)計劃課題 | 孫廣宇 | 2019 | 2022 | 205 |
44 | 陜西省三秦學者創(chuàng)新團隊 | 陜西省委組織部-三秦學者創(chuàng)新團隊支持計劃 | 康振生 | 2019 | 2021 | 300 |
45 | 疫霉菌Avr3a家族效應蛋白靶向CAD7抑制植物免疫的機制研究 | 國家基金-重點項目 | 單衛(wèi)星 | 2020 | 2024 | 310 |
46 | 新疆香梨、蘋果樹腐爛病致災機理和防控對策研究 | 國家基金-聯(lián)合基金項目 | 黃麗麗 | 2020 | 2023 | 252 |
47 | 基于上合組織農業(yè)基地的外來入侵生物監(jiān)測與風險評估 | 科技部國際項目 | 胡小平 | 2020 | 2025 | 306 |
48 | 大豆抗旱NFY轉錄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在作物育種上的利用 |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 | 郭軍 | 2020 | 2025 | 150 |
49 | 國家級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 | 中組部人才項目 | 江聰 | 2020 | 2022 | 160 |
50 | 蘋果重大病蟲害防控關鍵技術研發(fā)及應用 | 陜西省科技廳-重大科技專項 | 黃麗麗 | 2020 | 2025 | 580 |
51 | 作物逆境與品種改良 | 陜西省科技廳-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 | 康振生 | 2020 | 2022 | 100 |
52 | 重要作物病蟲害抗藥性預警及治理技術研究創(chuàng)新團隊 | 陜西省科技廳-科技創(chuàng)新團隊 | 劉西莉 | 2020 | 2023 | 200 |
53 | 陜西省人才資助項目 | 陜西省委組織部“特支計劃”杰出人才 | 黃麗麗 | 2020 | 2025 | 300 |